目录
1.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
1.2群塔作业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各参建单位
2.编制依据
.塔吊选型及部署
.1塔吊安全协议及技术交底
.2塔吊选型
.塔吊定位
4.群塔作业
4.1群塔作业原则
4.2运行防碰撞措施
4.防碰撞安全要求
4.4其他危险源分析与预防
5.安全技术管理保障措施
5.1群塔作业管理组织机构
5.2“十不吊”的原则
5.运行过程控制
5.4操作人员要求2
1.工程概况
1.1基本情况
本工程为原阳县靳堂乡、陡门乡迁建新增房源项目,该项目位于新乡市原阳县靳堂乡、陡门乡滩区。建筑规模(面积):总计.26㎡。具体详见下表:
工程基本信息统计表表1-1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
1.2群塔作业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本工程特点,为保证现场全覆盖及材料吊运要求,选用2台QTZ51塔吊和4台QTZ塔吊。由于场内塔吊数量较多,场地红线边界相距较近,场内塔吊间存在较多的交叉作业区域。所以不仅要防止塔吊之间碰撞,还需考虑本地块施工安全。如何确保塔吊安全运转,杜绝群塔作业安全隐患,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
1.各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靳堂乡*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建设管理局
设计单位:河南省中豫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河南省中豫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中远融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2.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号令);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新乡克瑞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塔吊QTZ51/QTZ使用说明书
原阳县靳堂乡、陡门乡迁建新增房源施工图纸。
.塔吊选型及部署
.1塔吊安全协议及技术交底
.1.1塔吊进场前所有安全协议书和安全技术交底均须按规定严格履行签字、盖章手续。租用单位必须与出租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塔吊出租单位或安装单位须与设备承运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2塔吊使用前,凡可能造成交叉作业的塔吊双方均须签订交叉作业安全协议书,并对双方的塔吊操作工、信号工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严格履行签字手续。
.1.设备出租单位、安装单位、承运单位在施工作业前均须对本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严格履行签字手续。
.1.4未签订安全协议书及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单位和作业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作业。
.2塔吊选型
.2.1塔吊的数量、生产能力必须满足本工程土建施工的需要和工期要求。
.2.2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按照“经济高效、安全快捷”的原则,选择相对经济合理的塔吊布置方案和塔吊型号。
.2.根据以上原则结合本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安装2台QTZ51和4台QTZ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吊装工具。详细参数见下表:
表-1塔吊详细参数图
.塔吊定位
..1塔吊安装顺序
场地内塔吊安装顺序遵循“先高后低”的原则。所以先安装1#塔吊和#塔吊,接着安装4#塔吊和6#塔吊,最后安装2#塔吊和5#塔吊。
..2塔吊平面布置定位原则
(1)考虑到各主楼同时作业,尽量减少群塔之间的相互影响,塔吊按区域设置,避免塔吊跨区段作业,便于施工组织,减少协调矛盾。
(2)尽量减少塔机基础施工和塔机安装后对边坡稳定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各塔吊高差关系及各楼栋的结构形式等,确定立塔顺序。
(4)便于塔机的安装和拆除。
(5)塔机在考虑安装、拆除方便的同时,塔机的回转半径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作业区,减少塔机的作业盲区和覆盖更多的材料堆放场地,减少材料二次倒运。
..塔吊基础部署定位
为避免相邻两台塔吊横臂交叉碰撞或发生相互干扰而引发安全问题的发生,特制定此群塔作业方案。
4.群塔作业
4.1群塔作业原则
4.1.1低塔让高塔:低塔机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机的运行情况后在运行。
4.1.2后塔让先塔:在两塔机塔臂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4.1.动塔让静塔:在两塔机塔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机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钓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机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机应避让静塔机。
4.1.4轻车让重车:两塔机同时运行,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塔机。
4.1.5客塔让主塔:以事先划分的工作区段划分塔机的工作区域,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单位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
塔机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必须按项目群塔作业安全领导指定的排序原则执行。
4.2运行防碰撞措施
4.2.1水平方向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塔吊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是关键,通过严格控制各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在安装方案中已保证任意两塔间距离均大于较低的塔吊臂长2米以上,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的规定。塔吊在现场的定位保证了塔吊之间不存在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塔身发生碰撞的问题。
4.2.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
由于受施工需要的影响,塔吊间高与低是相对的,但都有可能发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的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项目必须配备有合格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丝绳。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风,相当风速达到10.8~1.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另外塔吊租赁公司的塔司要持证上岗,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
(2)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
由于相邻塔吊的作业面有交叉处,所以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发生碰撞。各塔吊均按照前面‘塔吊安装’部分所要求的高度顶升即可保证高位塔吊的大臂下限与低位塔吊的大臂上限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由此,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置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
4.2.塔吊与现场周边建筑及设施的防碰撞措施
由于施工现场比较复杂,在实际施工中,还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818.html